fbpx

軟爛無罪 耍廢有理
索艾克Soac的「Comfort Food」

你可能是從《雙廚出任務》裡認識他,在節目中與當時的拍檔,一搭一唱的幽默主持風格令人印象深刻,兩人更一舉奪得第五十屆金鐘獎綜合節目主持人獎。歷經四年的時間,他以個人姿態呈現在螢光幕前,出版了幾本探討家常西式料理的書籍,近年來則是埋首鑽研台菜,主持「台灣燙Taiwan Tongue」計畫,以具實驗性的風格和科普視角闡述台灣風味,輔以強烈的美術設計及攝影風格,讓人對於台灣料理有了全新見解。今年又再度以實境節目《阮三个》入圍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和節目獎,可見其自然不造作的風格備受喜愛。

日前最新著作《Soac的台灣菜:五十四道家庭料理》正式問世,依舊以他獨樹一格的索索口吻,訴說那些你我最熟悉的台灣味兒。「三線明星、二線網紅、一線廢人,用最軟爛的態度完成最美味和療癒的料理。讓台灣菜成為你的百寶袋,讓食物拯救我們枯燥的靈魂。」這是新書上的文案側標,足以令人會心一笑。私下生活和鏡頭前沒什麼兩樣的他,無論在社群媒體的發文或是日常,總是以一種很秋(Chill)的狀態面對人生百態,問起為何自嘲「廢人」?他說人生已經很苦,秉持耍廢態度度日,笑笑過一生,何嘗不是一種最佳的生活方式。還記得書中的〈鹹蛋苦瓜〉篇幅,他寫道苦瓜再苦哪有人生苦,即是一語道破現代人在忙碌的日常裡,需要以輕鬆、自嘲的態度,面對人生的難。

每天開不完的會、寫不完的報告、上級的簡訊攻勢,相信有許多人下班後選擇以美食犒賞自己一整天的辛勞。「Comfort Food」舒心食物,這個自美國1960年代衍生而出的名詞,即是泛指在心靈上具有某種程度的療癒作用食物,吃了可以讓你感到開心、療癒、舒壓。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Comfort Food,可能是炸物、Pizza……等高熱量的食物;抑或是一碗熱熱的魚湯、鹹粥,就能安慰自我。談及Soac的Comfort Food,他提出的是經典熱炒料理「蔥爆牛肉」,食材經過大火爆香、快炒的快感,入口之後的爽度搭配風味的協奏,不禁讓人大呼過癮。你呢?你的私心Comfort Food是什麼。

Q1. 新書《Soac的台灣菜:五十四道家庭料理》的書封文案相當有趣,以「軟爛」做為出發,一開始怎麼會有這個想法?

新書的主要概念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懶廢」地待在自家廚房。從這個觀點出發是因為覺得現代人生活太苦悶,上班時間長,回家還要做菜,如果料理有難度或是較進階,大家做菜的意願便會降低,所以才會設計出這些較簡單的步驟,但還是一樣可以做出很正統(爽度很高)的料理,同時也符合我懶廢的形象。以前觀眾可能透過電視上的烹飪節目認識我,就會覺得我好像都做些高難度料理,但後來發現以簡單的家常菜溝通後,反而得到更多的回饋,互動也變多,所以便決定用懶廢的形象,告訴大家如何偷懶並省時做菜,我自己也會過得比較愜意。

 

Q2.  平常耍廢的時候都做什麼?

基本上我幾乎長時間待在家裡,生活補給品很多都是朋友來找我時順道帶來。我平均一天會花上2小時專注於電競上,享受跟隊友們廝殺的快感,這能讓我徹底放鬆。此外我也喜歡上山露營(我廢到連搭飛機都不想),一群人在山上放風,喝著刺激性飲品(酒),沒事的時候曬曬太陽,或是到附近的溪流釣魚,聽起來有點像是養老生活。我也喜歡滑雪這類的極限運動,它需要很多的體力和預算買裝備,是一種極激進的紓壓方式。

 

Q3. 您怎麼定義「Comfort Food」?以及認為屬於台灣的「Comfort Food」。

我覺得人在瀕臨絕望時便需要Comfort Food,所以就不能是清淡路線,舒心食物沒有在管健康的,這個時候只是想要紓壓、療癒,吃了心情會變好(爽),那就是Comfort Food。像是泡麵、肉類料理……等,但因人而異,有人可能一碗魚湯就可以感到非常過癮。我的Comfort food是油炸或大火爆炒的料理,總結的話就是要吃起來爽度要高,不能是素雅清淡的料理。

台灣的Comfort Food代表就是鹹酥雞,油炸食物的酥脆和食材炸過後的燻香味,極度療癒。

 

Q4. 您最喜歡的「Comfort Food」?甚麼時候會特別想吃它。

我的Comfort Food就是鹽酥雞,大部分我都點炸米血、花椰菜、四季豆、杏鮑菇菇、魷魚腳、鹽酥雞等。像是家裡附近的鹽酥雞攤「鹹酥李」就挺棒的,因為他們廚房有脫油機,所以吃的時候更沒有罪惡感。

 

Q5. 為我們示範的「Comfort Food」料理是蔥爆牛肉,為何選擇這道料理?

蔥爆牛肉是每個台灣人都應該嘗試親手做的料理,因為它真的很簡單且食材也容易購入,以香油、醬油、蠔油醬汁調味,再加上新鮮牛肉的鮮味,令人讚不絕口。Comfort Food就是記憶中的味道所組成,我相信國人很少會說漢堡或薯條,如果你從小在台灣長大,提及舒心食物應該會是醬油或醍醐味,所以蔥爆牛肉這種大量的菜和肉,所有鮮味組合在一起,對我來說就是很舒心。

▸索艾克Soac 教你做舒心料理:蔥爆牛肉

 

Q6. 大部分提到「Comfort Food」均是炸物或是澱粉類,您覺得有其他較健康的選擇嗎?

如果要找一個情緒出口,健康與否真的不用在意。但如果你還有理智,像蔥爆牛肉這道菜,就是對於人體和脂肪友善,因為只使用了一點玉米粉去按摩牛肉,沒有澱粉。特別是晚餐或宵夜時段,洋蔥可以多加一點(目的說服自己吃很多蔬菜),對我來說很療癒,同時又兼顧營養均衡。

 

 

Q7. 請推介心目中幾家餐廳裡的舒心料理

我很喜歡迪化街路邊的鹹粥,除此之外,他的小菜、小點也都非常用心製作。此外,如果回台中沙鹿一定會去吃肉圓,中部的肉圓都是炸的,難以形容的美味,皮有點Q度且具微微酥脆度,酥脆度要評判的關鍵點是一口咬下去,牙齒咬得斷,有些為了表現酥脆度,卻讓口感太硬。然後我也喜歡裡面包有筍子的內餡,醬汁一定是要粉紅色的甜麵醬,大家總以為肉圓是彰化比較厲害,但其實台中肉圓才是翹楚。另外台中清水天橋下(清水高中斜對面)的炸小肉圓也很推介,配的是純醬油,切了大量韭蔥碎,吃起來很鹹香,肉圓皮偏硬脆體積小,可以一口塞,Comfort到不行,有去清水旅行的朋友一定要去吃。

至於餐廳的話,我很喜歡「貓下去」的炸雞、炸牡蠣、炸薯條,它的炸物處理的非常棒。

 

Q8. 您長期鑽研台菜,從之前「台灣燙Taiwan Tongue」、實境節目《阮三个》、新書《Soac的台灣菜:五十四道家庭料理》,這段期間裡歷經了很多角色的轉換,對於台菜這個部分是否有甚麼新的啟發或想法?

寫這本新書的過程中有些新的感受,希望大家能夠認為台灣料理不是小時候會感到過分油膩、很家常的料理,想要翻轉台菜不起眼的刻板印象,例如在料理時,總會想要把它做得像西餐,看起來較Fancy,所以在上面加些不必要的綴飾,或是味道不搭的香草。對我來說,台菜就應該維持原本的樣子,是種自信的態度。例如蔥爆牛肉就是一坨醬色,那是台灣人每天在吃的東西,不必要去迎合外國人的口味,特別是這幾年,常常有人說要找「台灣味」,或是說要國際化,今天如果你對自身的文化不夠有自信或不夠認識,根本無謂去談所謂的「國際化」。

所以這本新書我想要加強讓大家覺得台菜跟以往想的不一樣:台菜可以台的很歹水(Jolin都唱Ugly Beauty了),不一定要接軌歐美或是順應潮流,而是要台的有自信。一直以來,我想做的是比較「Authentic」,較道地、傳統的口味,但食物會隨著時間與消費習慣不同,烹調方法會一直改變、進步,跟醫學和科學的概念有點像,我的初衷是希望保留傳統風味,但使用較現代的烹調方式,然後以更快速,或是更極簡的擺盤,更清爽的風味來詮釋台菜。

 

 

Q9. 近期的新計畫

這幾年來陸續研究一些關於台菜的都市傳說真實性,例如水餃是否要打水會更好吃、傳說中的「威冬」怎麼調比較好喝等實驗計畫,進而將某些結論落實在這本新書中。接下來會有較多的影像計畫,朝「Youtuber艾克」方向前進。此外,我和顏社的迪拉胖一直想做個談話性節目,主題不離料理和當代時事,有點類似台灣史上最成功的料理節目《大小愛吃》的感覺。我常常覺得在台灣做節目很辛苦,因為不太有音樂資源,但聲音對於影片的節奏和張力的確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可以跟顏社合作,那會很酷。

 

Q10. 請問您有在citiesocial上買過東西嗎?

我有很多比較日系的餐具都是在citiesocial買的,我覺得選品品味很好,對我來說它不是電商,而是間選品店,因為citiesocial已經都先幫我挑選好適合我的東西,我買最多的就是小杯子,或是手作陶藝器皿。

 

 

PHOTOGRAPHER|Bo-Lin Lo(HAUS STUDIO)

MAKEUP & HAIR|Meng Shu Lee(身躰髮膚)

VIDEOGRAPHER|Maureen Chuang

FILM EDITOR|李冠廷

ILLUSTRATOR|Dona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