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新美食學「SLOW FOOD」
有意識地享受味覺饗宴

台灣人到底有多愛吃速食?根據《foodNEXT》於2019年7-8月的問卷顯示,「喜歡」、「超級喜歡」吃速食的民眾居然就佔了總數的60%。更有75%的民眾表示每個月至少會去吃一次!現在速食店展店快速,一家接著一家開,甚至許多門市24小時營業,所提供的便利性以及不時推出的超值優惠,只要銅板價錢就能飽足一餐,理所當然成為許多人三餐還有下午茶加消夜的選擇。

不說你可能都沒察覺自己對速食的依賴這麼深,想起曾經看過的震撼紀錄片《麥胖報告》,儘管速食再怎麼便宜、方便,對人體造成的有害影響不置可否!與速食反其道而行的「SLOW FOOD」則是一種「更健康」、「更療癒」、「更環保」的料理模式,早在1980年代就發源於義大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它。

 

「SLOW FOOD」到底甚麼來頭?

SLOW FOOD顧名思義就是FAST FOOD(速食)的相反詞,1986年麥當勞在羅馬開設了第一家直營店,門口聚集了大批的反對者高聲喊著:「We Don’t Want ”FAST FOOD”; We Want “SLOW FOOD”.」

三年後,來自15個國家的反對代表在巴黎會頭,成立了官方「慢食協會SLOW FOOD Movement」,並共同簽署「SLOW FOOD宣言」,宣示要抵制速食的危害,鞏固、發掘豐富多樣化的傳統在地美食文化

速食到底做錯了甚麼?

近年來有關速食的反對聲浪,大致都Focus於對個人健康造成的危害,英國《The Daily Mail》的專題研究顯示近一半表示喜愛吃速食的民眾都有「超重」或「肥胖」的健康問題,默示了這些油炸得酥脆香噴噴的炸雞、披薩就是導致了身材走樣的原因之一。

儘管現在不少速食業者在他們炫目的菜單中新增了「沙拉」、「水果」等看似比較健康、營養的選項,然而「SLOW FOOD Movement」指出速食不只是很不健康,且不論心靈還是生理層面都「很不療癒」。購買外食不外乎是這樣的情境:你開著車來到了得來速的車道,向麥克風點餐,轉了一個彎快速拿到了超大漢堡,然後坐在車裡邊啃吃了起來。情境二:你坐在餐桌前,面前有豐富的菜色可以任你挾取,可能有蔥爆牛肉、番茄炒蛋、薑絲鱸魚湯……,周圍坐著你愛的家人朋友,大家一起聊天分享品嘗佳餚。哪個情境比較療癒由此可知。

不只是危害健康、不療癒,還有速食其實也十分危害生態!外媒《One Green Planet》曾計算出僅僅一個漢堡,居然產生了1-3.5kg的碳足跡,甚至還沒回推計算到上源一頭牛所產生的甲烷量。除此之外,包裝、包材、運輸、汙染等也會造成環境影響。

 

怎樣的食物才能被稱作「SLOW FOOD」?

根據「SLOW FOOD宣言」描述SLOW FOOD應符合以下幾點條件:

  1. 新鮮、美味:食物應該是「寧靜的物質享受」,是可以愉悅感官之事。料理SLOW FOOD時,應該選擇原型食材,其自身食物的天然原味與香氣就可以打趴那些使用高度比例的糖、鹽巴等加工過後的食物。
  2. 療癒、舒心:享受食物時重要的一部份是花時間細細品嚐它。不論料理前置流程還是品嚐的當下都是「緩慢經久的享受」。花上些許時間用心準備料理,接著坐下來靜下心品嚐它,真是超療癒啊!
  3. 有益個人健康:SLOW FOOD不只是品嚐起來好吃,它同時也有益於你的個人健康。根據最新《台灣人的健康飲食綱領》指出,每日都應該攝取足量的新鮮蔬菜、水果、全榖、豆類、堅果種子以及乳製品,不但可以均衡營養,更是可以降低多種慢性疾病風險的利器。
  4. 維護環境健康:選擇原型的食物對自然生態環境也更有益。通常經高度加工過的食物需要大量的水、能量還有其他資源去完成,例如包裝設計等。此外SLOW FOOD也強調購買「當季」、「當地」、「非基改GMO標章」的食材,不只是新鮮現採會有更佳風味、還能促進農業持續發展,更可減少食材產生的碳足跡。
  5. 在地食物文化:如果你搭了17小時的飛機終於抵達了俄羅斯的麥當勞店,你可能會發現菜單上的餐點與你在台灣看到的相去不大。不過SLOW FOOD就不同了,SLOW FOOD旨在保留與傳承在地食譜與料理,與社區和當地建立緊密的連結,所以可以說是世界各地的SLOW FOOD都不相同。

 

那怎樣的食物又不能被稱作SLOW FOOD?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種種念頭冒出:「蛤,所以SLOW FOOD是不是很貴啊?」或是「天啊!我現在吃的都不是SLOW FOOD耶,要改變太麻煩了」……等等。不過以下是SLOW FOOD不具備的條件:

  1. Fancy浮誇:很多人對慢食的印象可能停留在——好像是一道一道製作精美的佳餚,使用了番紅花、松茸等奇特、稀奇的食材,十分花俏,或是料理過程非常複雜。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只要辣椒是從新鮮完整的原料製成,而不是從罐頭裡倒出來,那麼這一碗「辣椒」就可被稱作SLOW FOOD。實際上,「SLOW FOOD Movement」的目標就是讓你尊重、珍惜自己生長在地的傳統美食。
  2. Organic有機:發展有機農業十分辛苦,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小農生產農作物的方式雖然非有機,但仍然對農夫本身、對環境不會造成農藥等危害。他們很有可能是因為無法負擔起有機農的證照。還有現在許多有機農採用機器代人工的方式種植,這樣對從事農產的勞工或動物都不公平。「SLOW FOOD Movement」認為最好的方式應該是了解「食物背後的故事(產地、農作方式等)」,然後選擇購買來自符合你心中價值的農產地。
  3. Vegetarian素食:「SLOW FOOD Movement」並不反對葷食,而是認為這些畜禽(包含蛋、乳製品)應該是被好好飼養著的、而不是都擠在密不透風、見不得光的農場柵欄裡。舉例來說:寧願花五百元去購買500g被開心飼養的草食牛,也不要同樣花500元去購買800g的農養牛,這樣不只肉質有差,也對地球造成的傷害較小。
  4. Expensive昂貴:人們可能認為:「SLOW FOOD」好像是菁英階層的人才會吃的,因為速食的消費者受眾大多為學生或是勞工階級。但其實回顧歷史,最初坐在羅馬廣場上的抗議者們共享一碗通心粉,通心粉你可以在各大賣場以極便宜(每磅不到1美元)的價格買到,同樣很多便宜的菜餚,例如:自製湯品、蔬菜蛋捲等,都符合SLOW FOOD的標準,同時又不至於讓你傾家蕩產。

SLOW FOOD的確比速食需要花更多勞務,例如:你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市場挑食材,自己煮然後再品嘗所花的時間更是比你直接衝去速食店買漢堡花的時間要長很多,但相信我,SLOW FOOD回報給你的好處是倍上加倍。

 

在家也能做出SLOW FOOD料理嗎?

在家自己煮總是比到外面餐廳用餐來的便宜又隨心所欲。的確自己做菜比較花時間,而現代人會這麼依賴速食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他們太過方便。然而,只要有了對的廚具,你也可以輕鬆、快速料理出美味又健康的SLOW FOOD料理

超省時的料理小幫手們榮譽榜如下:

微波爐:
微波爐可以加快你所有料理步驟所需的時間。你可以使用它在短短一分鐘內快速解凍肉品或是拿它來烹煮蔬菜,以達到最完美的嫩脆度。比起平底鍋,它還可以煮出更少油脂(更健康)、不燒焦的培根。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使用微波爐加熱飯菜,即使在忙碌的上班日正中午,你也能快速享用熱騰騰的SLOW FOOD料理。

壓力鍋:
對於某些特定料理,壓力鍋甚至比微波爐的料理速度更快。它可以將食物加熱到100℃以上,獨特的高溫高壓功能,大大縮短做飯時間,節約能源。也非常適合製作蒜頭雞湯、燉牛肉、甚至是起司蛋糕。

慢燉鍋:
微波爐與壓力鍋可以很方便、快速出餐,但有些料理是不能急的。他們需要在低熱量下緩慢烹飪以散發出食物風味。但不代表煮這些料理你一定得花時間站在爐邊靜候、看照。使用慢燉鍋,你可以在出門前先幫鍋裝滿食材,傍晚到家後就有一鍋熱騰騰的美味料理等著你開動!

除了以上三種烹飪廚具,我們還推薦了幾項多功能、多合一的聰明廚具,讓你在廚房裡不手忙腳亂,而以輕鬆、優雅的姿態完成一桌讓人食指大動的菜色。

[slick-carousel-slider design=”design-6″ slidestoshow=”3″ category=”96987699″ image_fit=”true” sliderheight=”300″ read_more_text=”SHOP” link_target=”blank” ]

寫在後頭

在家烹飪、享用SLOW FOOD料理是絕佳的一種飲食體驗。如果你也想加入、一起推廣SLOW FOOD的理念,美國SLOWFOOD協會在台灣也有台北分會,成員們齊聚一堂、參與和食物相關的活動與交流。一起有意識地享受舌蕾的味覺饗宴,以及追求快樂、乾淨的居住環境,成為國際運動的好食物和享樂所有權利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