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另一個胃,大家都知道那是專屬甜點的空間,無論是「糖水」或「甜點」,含糖食物的迷人之處無法抵擋誘惑,一覽台北甜食裡的老店家,散發著異國風情的身世,偶爾換點路線流轉其中,嚐嚐老派的獨有韻味。
內容目錄
承襲海派文化的俄式點心──明星咖啡館
不少人聽過明星咖啡館,代表著台北製作俄式點心的少數店家,還有過往美好軼事的發生地。起始於上海最時髦的霞飛路,1949年輾轉來到台北,剛開業是政商權貴的聚會地,而在五〇年代,逐漸成為文人醞釀寫作的藝文沙龍,歷經數十年歷史與人文底蘊的累積,如今前往,更有種朝聖情懷。回憶對明星咖啡館的初次印象,來自韓良露的文字,她寫詩人周夢蝶在騎樓下賣詩集、小說家黃春明長年寫作的老位子、還有導演侯孝賢與演員們的開會據點,描寫出過往的時代痕跡,當有機會親身前往也不免挾帶著懷舊之心。
歷經火災歇業、都更拆遷傳言、再經公告為歷史建築,明星咖啡館重新梳理整裝後,仍保持著以前的配置,體驗俄式風情的美食走上樓,買點心外帶在一樓麵包坊就行,而作為明星商品的俄羅斯軟糖和核桃糕,長賣了數十年仍有著屹立不搖的地位。

基隆直送的家常──名古屋日式甜點
顧攤車的阿姨,在傘下的陰影處說:「平常日不會每天都出來,太熱也不會。」聽起來有點傲嬌的營業時間,來自玻璃櫃裡的點心在高溫天氣下保存不易,也因此入秋後才會推車出來販售。剛放完長長的暑假,老闆陳師父回到早起的日程,在基隆的廚房,製作著日本師傅傳授的手藝,已經超過五十年,有營業的日子持續完成餡料和餅皮的手工活,再將點心與員工一同載到大稻埕。
攤車據點就在永樂市場的周邊,叫賣聲引起路人的好奇,停下來看著吸晴的透明櫃子,買幾個路上當零嘴的人不少,一到假日常常就提早賣完。白頭翁、羊羹、銅鑼燒,每個模樣都與名字給人的印象有點不一樣,改良過後的日式甜點,入口的樸實卻是難尋的古早味。在資源匱乏的時代,甜味是昂貴的代價。反映著時代氣氛而保留下的街邊點心,嚐得到。

從街邊到店面──永富冰淇淋
早一輩的人稱冰淇淋爲「叭哺」,那是賣冰的人踩著腳踏車到來的聲音,按下手把上的喇叭,「叭哺、叭哺」一群小孩就會簇擁而上,這段想了嘴角會上揚的畫面,是橫跨40-60年代共享的兒時回憶。永富冰淇淋最初,也是發出美味聲音的街邊攤販之一,繞行著西門町街道,最後才定居在路口的三角窗,歷經三代發展出十餘種口味。點一份冰淇淋可以選三球,淵源來自第一代阿公的三色冰,初始口味是「芋頭、紅豆、雞蛋」,清淡的顏色呈現食材的自然樣貌。
夏日的台北,永富冰桶不斷挖空接續換新,小小的店面坐滿後,大家自然而然坐在門外,又或許偏愛外頭的板凳,可以看著人流宛如時光回溯。順應時代潮流,將冰淇淋製成蛋糕,在節慶時日有陣子流行訂冰淇淋蛋糕,永富的冰淇淋蛋糕沒有奶油做裝飾,用上四種口味堆疊而成,給愛吃冰的人冷藏在自家,可以滿足吃上好些日子。
市場裡的古早味──江記東門豆花
只賣一味的店家,常被老饕們鎖定,因為長年累月像是練功般備料、烹煮,或許早已不是按食譜份量照本宣科,原料每一批的些微差別,靠著舌頭把關增一點減一些來調整。江記東門豆花數十年來就堅守磨豆製漿的工作,只有豆花與豆漿的純粹選項,配料也只有花生一款,入冬後才有熱的可選擇。開在東門市場裡,與它的作息同步,早餐就能來一碗,領著菜籃上門的人或是市場工作者都是店內常客。
豆花加上自己熬的糖水,還有一匙煮得綿密的花生,這是最經典的組合,但可以把糖水換成豆漿,減糖的版本豆味還更加濃郁,即使洋派的甜味是現在的主流,但中式的糖水仍在大家的胃裡留有一席之地。
▸ 嗜甜的你別錯過
PHOTOGRAPHER|多麼
ILLUSTRATOR|Dona Lee